9月22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东西部协作人才能力提升暨粤桂科技协作创新人才培训班”(以下简称“人才培训班”)活动结束 。该培训活动由广东省科技厅主办,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和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安建光、四级调研员叶毓峰,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赵斌,广西百色市副市长、粤桂协作工作队副领队刘得胜,广东省乡村振兴局东西部协作处处长刘正跃以及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陈建敏等参加开班仪式。授课结束后,培训班还前往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投创业投资企业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推动解决区域人才短板,深化两广科技创新合作
推动粤桂东西部协作发展,人才是基础,也是关键。
据了解,此次人才培训班围绕粤桂两地如何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东西部区域经济融合协同发展、如何推动科技平台建设、创新孵化与科技金融等多个专题开展学习交流。
安建光表示,粤桂科技协作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培训班为粤桂科技人才提供交流平台,是政企合作推动东西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将促进粤桂两地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粤桂两省区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为两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刘得胜认为,并表示粤桂协作工作队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粤桂科技协作工作。
赵斌表示,本次培训充分发挥央企和地方政府合作优势,搭建了央地合力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人才+资源+科技+产业+金融”,汇聚政府、科技单位、央企资源,促进科技交流互联互动。国投创业将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经验优势,协同助力东西部人才交往,促进科技交流合作、专家培训、产业协同、模式创新、经验交流等互联互动。
刘正跃认为,“要多措并举,凝聚合力,进一步解决区域人才短板问题,并不断创新协作与帮扶模式,着力高质量推动粤桂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
此次培训班,邀请四位专家教授,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策略、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涉农创业等主题,进一步剖析粤桂区域协作内核,为学员传经送宝。
从产业经济视角,如何看待粤桂融合协同发展?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东西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报告中表示,首先要转变合作理念,抱有合作共赢的心态;其次,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促进区域间良性竞争与合作发展;最后,打造产业和技术创新平台与载体,比如政产学研企交流合作平台、科技创新、会展平台等。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区域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苏瑞波进行了主题为《助力共建园区新格局,打造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的授课。就如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苏瑞波认为,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创造完备的科研条件和自由的创新氛围,吸引某个领域顶尖人才集聚,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以此来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形成。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刘德武在《乡村振兴与涉农农业》主题报告中强调人才的作用,表示乡村振兴和产业规划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他介绍,靠管理优化配置去盘活农村资源,关键是要有才能、有远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运营人才。而对于涉农创业的思考,刘德武认为,涉农创业必须具备三要素,“人+环境+项目”,还要认清农业发展形式,顺势而为,同时不断创新,整合资源,利用科技实现规模化生产。
引入国投金融活水,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培训班上,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赵斌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探索与实践》主题授课,引起不少关注。
2021 年,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在广东发起设立了规模 150 亿元的国投大湾区基金,由国投创业担任基金管理人,在半导体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等领域开展投资布局,已在广东投资几十个项目,为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赵斌介绍,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研到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股权创投基金金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方式,基金的长周期性、管理的专业性优势特点,有助于整合带动社会资源,成为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的桥梁纽带。通过引入基金模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创新技术进一步发展转换为生产力,提升西部地区科技和产业“造血能力”,更有效、更持久地推动区域协作发展。
赵斌指出,项目投资有三个主要策略,投早、投创新、投团队。在农业方面,国投则通过科技赋能农业大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前瞻性的“硬科技”工程项目应用到具体的农业经济服务中。
国投创业将发挥财政和国企资金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基金的“前孵化”和“后验证”方式,将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成果与市场应用有机衔接起来,以市场化手段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有效放大资本投入规模,带动地方、金融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多元投入机制。